必一运动官网·(中国)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

家居设计工作室【合肥日报】合肥致力打造国际一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发布时间:2024-07-16 18:18:39    浏览:

[返回]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唯有下好创新“先手棋”,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突围突破,才能在创新发展中跨越超越。

  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国际上知名的科学中心,无一不是依托大科学设施、集聚科研载体实现成果转化的区域。有专家表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是国家组织尖端研究、集聚创新资源的基地。谋的是国家战略最需要的核心技术,聚的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实验室和科学设施,求的是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建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于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有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2016年4月,习在安徽合肥视察期间,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合肥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的要求部署,大力落实习系列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量子通信、平板显示、智能制造、太阳能光伏、智能语音、生物医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今年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正式批复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可以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获批,标志着合肥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汇聚一流专家,突破科学难题,探索尖端技术,提升竞争实力。合肥将突出重点、聚焦发力,全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框架体系;到2030年,将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后,北京、安徽、湖北和广东等地纷纷谋划或申报,为何第二个选定合肥?合肥有哪些基础和优势?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范观兵给出答案:谋划早。从2014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批准合肥大科学中心,到2017年1月10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合肥花了两年多时间来“打磨”建设方案,并扎实向前推进。

  2012年,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中科大四方共建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此后合肥市又先后组建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一系列协同创新平台;2014年,合肥获批中科院大科学中心;2015年,合肥跻身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2015年底,家居设计工作室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合肥配合省发改委、省科技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大等单位启动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编制工作;2016年5月家居设计工作室,经过多轮修改完善后,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家居设计工作室科技部;2016年11月,合肥市配合省发改委、省科技厅对《建设方案》再次修订,并于2016年12月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2017年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正式批复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步步的谋划可谓是脚踏实地、稳扎稳打。

  同时,合肥自身优势也极为得天独厚。据市科技局调研员陈伟介绍,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6310.3亿元、增加值1392.9亿元,增长12%。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1%,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发明专利授权量4799件、增长40.6%,居省会城市第7位。

  “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科技资源丰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基础也有条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必将提升我国在科学交叉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徐建培对合肥的科技创新优势给出很高评价。

  合肥是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拥有同步辐射、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三个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装置是国内唯一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同步辐射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稳态物理最重要的前期实验平台;稳态强磁场装置是国内唯一、指标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强磁场实验装置。三大装置在技术上具有共性,在支撑的学科方向上相互关联,初步满足综合交叉科学研究发展需求。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现有装置群,在无机低维半导体、量子功能材料、核聚变等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并持续刷新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时间、稳态磁场强度等多个世界纪录,已获批建设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

  正在建设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完成后,将连接中科院量子科学卫星,形成国际首个星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星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空间探测实验室等网络平台和实验室,具有与未来互联网、量子通信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间探测网链接融合的技术和地域优势。

  合肥是全国重要科教基地,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54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电科38所”)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9家,以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等各类研发机构近1000个,建设并运行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一批新型研发和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了涵盖基础研究、共性技术攻关、转移转化、创新服务的创新体系。

  合肥市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智能语音、磁约束核聚变、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量子通信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关成果多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大气环境光学、单分子检测等取得了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

  合肥集聚了“两院”院士82人、院士工作站25家、国家“中科院人才计划”专家195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3.8万人,各类人才总数130多万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60余万人,研发人员比例、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位居全国前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2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为安徽省科技创新源源不断提供优质创新资源及科研、产业开发人才。

  合肥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57户,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2.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超过30%,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4.2%。新型显示、机器人列入国家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公共安全等产业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量子通信、智能语音、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公共安全、军民融合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合肥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会员城市,正在积极创建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创新示范城市、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先后被国家批准在股权激励、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科技金融结合、文化科技融合、知识产权示范、新能源汽车示范、创业创新城市示范等领域先行先试,具备多重叠加优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是大科学装置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所在地,拥有2800亩成熟的科研园区和340MVA的供电能力,并预留了扩展空间,为下一代大科学装置落户提供了有力保障。

  “合肥有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良机,就能推动全市乃至安徽,在科技创新上奔跑到世界领先的地位上。”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陆亚林如此表示。

  根据建设方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目标分为“两大步”:到2020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框架体系,基本建成自由开放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制度环境;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范观兵介绍,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要依托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四大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产生变革性技术,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

  据介绍,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布局上,着力聚焦四大领域:在信息领域上,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争创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和联合微电子中心。在能源领域上,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和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中心。在健康领域上,建设离子医学中心与大基因中心。环境领域则开展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的预研。

  2016年10月28日,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质子治疗项目开建。如今,这一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经过三年时间建设,该项目将会成为集质子治疗、培训、大数据处理、国际学术交流、质子重离子医疗装备研发为一体的国际化综合医学技术平台。

  同样在2016年,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由中国科技大学主导研制成功、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合肥-上海段率先开通……合肥不断汇聚科技智力,打造创新高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将服务于信息安全保障、计算能力提高等需求,着力提高以量子信息为主导的前沿科学和抢占量子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创新人才培养,再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闭环’。”量子通信领域知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说道。

  离子医学中心、量子信息重大创新基地……都是合肥统筹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建设方案,合肥将着力打造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大基因中心“七大平台”建设。

  量子信息技术是当今国际前沿科学,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3个子领域。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项目将依托中国科大等单位的优势研究力量,统筹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相关创新要素和优势资源,组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相关重大科技工程专项任务等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打造国际一流的量子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

  项目选址高新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研究、量子信息前沿基础研究、量子信息应用技术研究和核心器件研发等。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于2007年3月1日竣工验收,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稳态物理最重要的前期实验平台,EAST二期工程辅助加热系统于2015年正式投入运行。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分钟量级的非圆偏滤器位形下高参数长脉冲等离子体,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聚变能开发的重要里程碑”。

  项目拟选址高新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国际协同创新中心等。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属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系“科技创新2030新重大项目”之一,并与量子通信、脑科学、深海空间站一起作为科技部“十三五”首批启动的重大项目。

  项目选址高新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成立天地信息网络合肥有限公司、设立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研究院和建设合肥地面信息港。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集成电路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每年进口集成电路芯片超过2000亿美元。建设联合微电子中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趋势,有利于汇聚全球集成电路高端人才、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促进产业技术转移孵化、创新产业培育发展机制,对于实现国产芯片“自主创新、自主可控”、增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以及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选址新站高新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8英寸线中试平台,以及封装测试平台、设计服务平台、可靠性及失效分析平台等。

  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具有精准度高、副作用小、治愈率显著、无创无痛等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是治疗恶性肿瘤最新有效方式之一,已被欧美日等国广泛采用。

  项目选址高新区。目前,已成立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有限公司、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分别负责引进质子治疗系统和自主研发质子治疗的具体运作。合肥等离子所和俄罗斯联合核研究所已正式签署协议,在合肥设立“中俄超导质子联合研发中心”,开展超导设备研发,即将进入正式制造阶段。

  《巴黎协议》的签订表明全球未来经济发展正在步入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结合国际化低碳要求及能源转型升级需要,国家确定以能源革命为牵引,以“互联网+智慧能源”和能源体制变革为抓手,大力推动能源体系向市场化、网络化、绿色化、高效化全面升级。

  分布式智慧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新趋势,分布式智慧能源产业拥有巨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建设合肥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有助于集聚高校科研院所和能源企业力量,促进学科交叉与国内外合作,贯通产学研用环节,支撑重大原始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促进能源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支撑我国能源领域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项目选址高新区。建设内容主要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为研究重点,建立分布式智慧能源集成示范基地,引领国家智慧能源体系及标准建立,打造一流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

  基因资源(包括遗传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对国民健康和生物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肥大基因中心将瞄准人类基因研究最前沿,以基因大数据的构建及生命基因的研究为核心,以基因大数据在新药创制和医疗健康中的应用为目标,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大科学集聚平台,创新发展生命信息、生物医学工程、新药创制、精准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为国家发展大健康产业提供强力支撑。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听上去是个“高大上”的概念,但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建成家居设计工作室,便会集聚大批全世界顶级的科研资源,提升合肥城市知名度的同时,更为这座城市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科技创新的“核聚变”。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是我们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和载体,从而增强整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竞争力以及辐射力。”市发改委负责人如此表示,这意味着,城市能级将会有“几何级”的提升。

  2013年,受合肥科学岛“强磁场”的吸引,哈佛大学7位博士后相约“加盟”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磁共振生命科学部。他们之所以愿意来到合肥,正是因为其中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装置。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科学装置和科研平台对于人才的集聚效应可见一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人才作为区域竞争的第一资源,一流人才组成高端研发团队,从而能改变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整个过程,让科技创新成果在庐州大地上“聚变”家居设计工作室。

  一个大科学装置可以集聚上万名科学家,一个创新平台会吸引众多创新创业者到来,科技成果转化将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成长,这样的“连锁反应”将会给城市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合肥来说,人才优势得天独厚,不仅有国内顶尖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平台也较多,合肥还出台了众多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如今在合肥,聚集了两院院士82人、院士工作站25家,各类人才总数130多万人,研发人员比例、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位居全国前列。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将会吸引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一流的科研人才团队,海内外优秀创新创业人才,铸就国家创新型发展的高端智库,成为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和协同创新的重要基地。有专家表示,这就需要量身定制人才政策,制定特殊政策予以支持,针对高层次人才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

  创新是合肥最重要的一张城市名片,从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提出,再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获批,合肥已经在创新的道路上探索了13年,目的就是将科教创新的优势转化为城市竞争力。

  新时代下,作为“领跑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发挥出什么样的引领性作用?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下好创新“先手棋”的一个重要物质平台。成为国家科学中心,就能争取到更多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的落户,提升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提供重大支撑。

  合肥的“十三五”规划中,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产业创新中心并列提出,按照创新与产业融合推进的规划,七大平台共同发力,形成创新活水和产业源头,在发挥技术引领作用的同时,也将带动一大批产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后,合肥在全国的科技地位,也将强势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后,不论是科研平台、科学装置,还是创新生态系统,都能再上新台阶。依托这些创新优势条件,地方可以进行国家和国际大科学计划,促进重大科学前沿突破,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问题,在国际前沿科学和新兴产业领域担当引领作用,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线,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据了解,合肥将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新兴产业”的全链条式产业创新体系,让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科学到技术、技术到产业”转化的桥梁。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合肥将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高端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过去,科技资源存在零散化、碎片化的问题,许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范观兵介绍,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能为整合各类资源搭建起平台,聚集不同的科研力量有效攻关和突破,打通转化通道,催生新业态,参与全球分工,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还可以倒逼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有专家建议,合肥可以依托中国科大和科学岛,在一些前沿优势领域进行研究突破,还可整合资源开展交叉研究,产生变革性技术,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七大平台”中,离子医学中心已经开工建设,一期为全球一流、国际水准的质子治疗项目,二期为预留重离子项目。其中,质子治疗项目有望2018年底投入使用,癌症患者通过质子或重离子进行治疗,能进行精准打击,从而减轻病痛。

  在健康领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主要聚焦离子医学和基因科技,搭建产学研一体的大科学集聚平台,引领高端医疗器械、新型生物材料、生物制造、精准靶向药物创制等精准医疗的新型健康产业,将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空气质量越发为人们关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环境领域,将主要聚焦大气环境,开展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的预研工作,建设验证实验设施。

  未来,这里有望成为国际一流的大气环境物理研究中心,大气环境探测技术研发、试验和验证基地,国际大气环境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应对和光电工程发展提供战略科技支撑。

  不仅如此,在信息领域,正在建设中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完成后,将连接中科院量子科学卫星,形成国际首个星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具有与未来互联网、量子通信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间探测网链接融合的技术和地域优势。

  在能源领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面对智慧能源产业共性技术难题,建设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推进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的、智能化的能源技术体系,为提高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搜索